網(wǎng)站簡介:
蘇州園林博物館于1992年秋天建成開放,館址位于拙政園南部住宅區(qū)域內(nèi),是中國第一座園林專題博物館。2007年12月4日,為紀念蘇州古典園林列入《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》10周年,在原館址東部區(qū)域,建成開放蘇州園林博物館新館。園博建筑保持了粉墻黛瓦的蘇州民居特色,與周圍的拙政園、獅子林等園林經(jīng)典代表作相協(xié)調(diào)。新館占地面積3390平方米,設計理念上,利用有限的空間,充分運用蘇州園林“咫尺之內(nèi)再造乾坤”的造園藝術手法,將其隱在博物館的設計布局之中。園博展廳分為序廳、歷史廳、藝術廳、文化廳和傳承廳等五個部分,展廳分布摒棄了中軸、對稱等通常做法,通過游廊的連接,形成曲徑通幽、峰回路轉(zhuǎn)、移步換景的參觀線路,“移景”、“取景”、“借景”等蘇州園林的造景手法時時可見。同時園博還因地制宜,選取蘇州園林中的著名景點,如花步小筑、古木交柯、金玉滿堂、網(wǎng)師園云岡等組成十八景,使其在布局設計上別具一格。序廳中,展示一幅李可染所畫拙政園部分水廊圖景的雙面繡,一根根絲線勾勒出拙政園的神韻,還布置了清代造園場景的惠山泥塑,栩栩如生的人的動作神態(tài),可以清晰地看到相地、立基、豎屋、油漆、疊山等園林建造的全過程。歷史廳,介紹了蘇州園林兩千五百年的發(fā)展史。春秋時代吳王的苑囿的興建,魏晉南北朝時,寺廟和私家園林相繼崛起,宋元時期,疊石樹藝,蔚然成風,明清之際,半城園亭,號稱極盛,逐漸形成了以文人山水園為特色的園林體系,典型地展現(xiàn)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發(fā)展進程。藝術廳,主要介紹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及各種造園要素(疊山、理水、花木、陳設、建筑等),并配有拙政園中西部模型,便于參觀者更好地了解園林造園藝術。文化廳,通過剖析園林與文人、哲學、文學、書畫、碑刻、賞石、民俗的淵源,展示了蘇州園林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傳承廳,通過一些珍貴的照片及文字資料,詳細地介紹了蘇州園林申辦世界遺產(chǎn)的過程以及園林式建筑在城市基礎設施和居民住宅區(qū)、休閑區(qū)建設中的應用。園博展品中,包括省級二、三級文物十多件。其他展品和藏品數(shù)千件,包括造園典籍與工具、園林古典家具、園林廳堂匾額、園林陳設物件及名人物品等。這些藏品多為園林舊物,充分反映了蘇州園林精湛高超的造園技藝和精致典雅的景觀藝術。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,小巧精致、古樸淡雅、天然去雕飾,其園主大多為文人士大夫,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或仕宦不達,希冀隱退,因此建園時往往不再追求社會地位的顯赫或建筑的奢華,而只求心意的發(fā)抒和觀覽的變化,以達到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的境界。蘇州園林已成為傳播東方文化的使者,走向世界。園博以蘇州現(xiàn)存歷代名園為實體展品,展示了蘇州園林在兩千多年悠悠歲月中的美的歷程和旖旎風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