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簡介:
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,初名“浙江省西湖博物館”,經過九十年的發(fā)展,她已發(fā)展成為浙江省內規(guī)模最大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,形成了包括孤山館區(qū)、武林館區(qū)、名人舊居、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等在內的多層次、廣范圍的陳列展示與服務社會的新格局。浙江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及標本十萬余件,文物品類豐富,年代序列完整。其中,河姆渡文化遺物,良渚文化玉器,越文化遺存,越窯、龍泉窯青瓷,五代兩宋佛教文物,漢代會稽鏡,宋代湖州鏡,南宋金銀貨幣,歷代書畫和金石拓本,歷代漆器等,都是極具地域特色及學術價值的珍貴歷史文物。目前,浙江省博物館設有“越地長歌——浙江歷史文化陳列”、“錢江潮——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”兩個基本陳列和“昆山片玉——中國古代陶瓷陳列”、“畫之大者——黃賓虹藝術陳列”、“重華綺芳——宋元明清漆器藝術陳列”、“非凡的心聲—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”、“意匠生輝——浙江民間造型藝術”、“十里紅妝——寧紹婚俗中的紅妝家具”、“文瀾遺澤——文瀾閣與《四庫全書》”等專題陳列。此外,浙江省博物館還每年向社會推出約三十個題材多樣、內容豐富的臨時展覽,多個展覽獲評“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”。浙江省博物館始終堅持以學術研究立館,通過對藏品、歷史文化以及博物館學的研究,服務于博物館的文物收藏與保護、陳列展示,從而更好地發(fā)揮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、文明傳承以及文化傳播功能。近年來,浙江省博物館各項事業(yè)取得了長足的發(fā)展,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。2006年浙江省博物館被文化部評為全國“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”, 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“國家一級博物館”,2009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評為“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”,同年又被國家文物局、財政部評為“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”。2012年被中宣部、文化部、國家廣電總局與新聞出版總署聯合授予 “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”稱號,在2014-2016年度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中獲評“優(yōu)秀”。浙江省博物館工作職責:以學術研究立館,通過對藏品、歷史文化以及博物館學的研究,服務于博物館的文物收藏與保護、陳列展示,從而更好地發(fā)揮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、文明傳承以及文化傳播功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