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簡介:
湖南省核工業(yè)地質局三0二大隊是全國最早的鈾礦地質勘查隊伍之一,前身為1956年組建的三O九隊第十隊,隊部現設郴州市北湖區(qū)。1964年4月1日,以第十隊部分力量為基礎,在湖南郴州汝城縣集龍公社正式組建“中南三O九隊第二隊”。后單位名稱幾經變更,于2000年屬地化管理后變更為現名。建隊以來,共找到4種類型的鈾礦床,提交了巨型礦田1個,大中型鈾礦床13個,提交了包括新中國第一批自主探采鈾礦在內的工業(yè)儲量上萬噸,所探明礦床現被開采利用,為我國國防建設和核電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。1958年,參與提交的金銀寨鈾礦床是中南309隊向國家提交的第一批工業(yè)儲量中的三大礦床之一,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。大隊最早應用地質力學理論總結鈾成礦規(guī)律的《鹿井礦田構造體系研究》和《我國花崗巖型鈾礦成礦規(guī)律及找礦地質數據》科研報告,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。在核工業(yè)系統率先實現鉆探“六大件”配套、金剛石小口徑鉆進技術和金剛石繩索取心鉆進技術。先后有26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,其中三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。1992年,大隊被中國核工業(yè)總公司授予“功勛地質隊”殊榮。大隊的文明創(chuàng)建工作碩果累累。在局內率先成功創(chuàng)建全國“模范職工之家”、“全國模范職工小家”、 “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”,獲得了湖南省文明標兵單位、湖南省“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點單位”、湖南省“創(chuàng)建學習型黨組織先進單位”等榮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