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簡介:
衡東縣位于湖南東部偏南,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。東連攸縣,南與安仁縣、衡南縣為鄰,西瀕湘江與衡山縣隔水相望,北與湘潭、株洲接壤。1966年3月從衡山縣析出新置,因位于南岳衡山之東而得名,是革命老區(qū)、羅榮桓元帥的故鄉(xiāng)、中國土菜名縣。全縣南北長72.9公里,東西寬53.6公里,總面積1926平方公里,總人口74.7萬人,轄17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233個行政村,23個社區(qū)居委會。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完成窄路加寬145.7公里,自然村水泥路21.4公里,完成造林4.4萬畝,村道綠化230公里。這里人文底蘊深厚。是著名的皮影之鄉(xiāng)、剪紙之鄉(xiāng)、印章之鄉(xiāng),也是全國群眾文化工作先進縣、全國詩詞之鄉(xiāng)、湖南書畫之鄉(xiāng)。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和富有靈性的秀美山水孕育了元代狀元何克明、清代狀元彭浚、共和國元帥羅榮桓、新中國的詹天佑——劉鐵巖、中科院院士劉新垣等一大批名人俊杰。這里交通區(qū)位優(yōu)越。京廣鐵路、京港澳高速公路貫穿南北;衡炎高速東連炎帝陵、井岡山,西接邵陽;南岳高速直通衡陽市和南岳風景區(qū)。全境設有5個高速公路互通口。湘江由南向北、洣河自東向西縱橫全境。衡山高鐵站和南岳機場離衡東縣城均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。這里物產資源豐富。享有“魚米之鄉(xiāng)”、“油茶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,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農產品供應基地,大宗農產品主要有水稻、生豬、禽蛋、油茶、油菜等。境內已探明的煤、鎢、鈾、鋅、鉛等礦產資源達30余種,其中已開發(fā)利用的礦產有18種。甘溪鎮(zhèn)吊馬垅鉛鋅多金屬礦、甘溪鎮(zhèn)銀礦沖鉛鋅螢石礦、南灣鄉(xiāng)塘江源鎢礦等都是衡東經濟發(fā)展的原動力。這里自然風光秀美。洣河水質優(yōu)良,保持國家二級水質標準。全縣空氣質量優(yōu)良率達89%,森林覆蓋率達到53.3%,是“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”。羅榮桓故居紀念館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;錫巖仙洞有“楚南第一景”的美譽;歐陽海烈士紀念館是全國有名的愛國教育基地;四方山省級森林公園萬畝竹海四季長青;南岳七十二峰之曉霞峰、金覺峰、鳳凰峰坐落縣境;白蓮鎮(zhèn)“千年白蓮風情園”、高湖鎮(zhèn)“洣江生態(tài)園”、 洣水鎮(zhèn)“花千谷”、新塘鎮(zhèn)格?;ㄓ^賞基地等一批鄉(xiāng)村生態(tài)旅游景點于近年逐步興起。這里發(fā)展來勢看好。近年來,全縣上下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攬,以改革創(chuàng)新為動力,聚力攻堅,開拓奮進,全縣呈現出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喜人局面。2018年,全縣地區(qū)生產總值完成309.53億元,同比增長8%;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10億元,稅占比達79.42%,同比增長12%,全縣民生支出占總支出的73.4%,增長7.8%,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入全省20強。全縣已初步形成機械制造、有色冶金、輕工陶瓷、化工醫(yī)藥、建筑材料、農副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(yè)。是全國重要的禽蛋加工基地、銅陽極板加工基地、鎢化品加工基地,也是全國油茶生產示范縣、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、全省承接產業(yè)轉移重點縣、全省出口基地縣、全省生豬調出大縣。湖南機油泵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機油泵生產廠家,全國水泥行業(yè)10強之一的紅獅水泥集團在我縣建有年產300萬噸的分廠,湖南世紀鎢材有限公司已在新三板上市。當前,全縣上下正在按照 “生態(tài)立縣、農業(yè)富縣、民營強縣、旅游活縣、和諧興縣”的工作思路,著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(yè)化、城鎮(zhèn)化、信息化、農業(yè)現代化和綠色化,為力爭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衡東而努力奮斗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