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簡介:
三明市地處福建省中部,是一座新興的工業(yè)城市,是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(wèi)生城、園林城及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。三明轄二區(qū)一市九縣,土地總面積2.29萬平方公里,人口287萬。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2136億元;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847.18億元;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.76億元;固定資產投資2498.50億元;外貿出口146.9億元;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.84億美元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3.43億元。市情特點可以歸納為“四源、四城、四地”:“四源”,即:閩江之源,三明是閩江、汀江、贛江的發(fā)源地;閩人之源,三明人類活動的歷史十分悠久,在清流發(fā)掘的“清流人”古人類化石被譽為“閩人之源”,市區(qū)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把福建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推至18 萬年前;閩學之源,三明文化底蘊深厚,“閩學四賢”中的楊時、羅從彥、朱熹都是三明人氏;閩師之源,三明歷史上涌現出一批書畫大師,清代畫壇“揚州八怪”之一的黃慎、書法大家伊秉綬等都出生在三明。“四城”,即:生態(tài)優(yōu)美城市,三明是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,森林覆蓋率高達76.8%,活立木蓄積量超過1 億立方米,是全國集體林區(qū)改革試驗區(qū),設有全國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(yè)合作實驗區(qū);國家公路交通樞紐城市,目前有10 條高速公路、4 條快速鐵路和1 個機場匯聚三明, 可實現1 小時到達福州、廈門,2小時到達廣東,6小時到達上海;宜居宜業(yè)城市,三明山水優(yōu)美秀麗,擁有中國丹霞·泰寧世界自然遺產、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和51 個國家級旅游品牌;境內資源豐富,擁有各類礦產79 種,探明儲量的有49 種,其中煤、鎢、錳、鐵、鉛、鋅、石灰石、螢石、稀土等礦產儲量在福建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位置;包容開放城市,三明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、全國綜治“長安杯”、全國雙擁模范城、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和國家衛(wèi)生城市、國家園林城市、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等榮譽?!八牡亍?,即:福建省重要的老工業(yè)基地,三明有比較完整的工業(yè)體系,集聚了全省最大的鋼鐵、化肥、人造板、重型卡車等生產企業(yè),已形成汽車及機械、冶金及壓延、林產加工、礦產品深加工、紡織、化工、建材和建筑業(yè)8 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(yè);世界客家總祖地,三明客家人口近200萬,寧化石壁是中國歷史上客家人大遷徙的中轉站,建有世界唯一的客家公祠,是世界客屬尋根謁祖的朝圣中心;紅軍長征出發(fā)地,全市12個縣(市、區(qū))都屬革命老區(qū),全部列入原中央蘇區(qū)范圍,寧化縣是紅軍長征出發(fā)地之一。毛澤東、朱德、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三明工作、生活過;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活動發(fā)祥地,1984年6月,第一次全國“五講四美三熱愛”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