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簡介:
理縣位于四川省西部,青藏高原東部,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緣,地處北緯30°54′43″--31°12′12″,東經102°32′46″--103°30′30″。國道317線沿雜谷腦河貫穿全境,東北與茂縣、黑水接壤,西南與小金相連,東南與汶川相通,西北與馬爾康、紅原毗鄰。全縣地質結構屬龍門山斷裂帶中段,境內山巒起伏,平均海拔2700米,氣候屬山地型立體氣候,春夏季降水量多,冬季無霜期短,年降雨量在650—1000毫米之間,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6.9℃--11℃。全縣土壤分為9個土類,15個亞類,17個土屬,27個土種。全縣轄5鎮(zhèn)(米亞羅鎮(zhèn)、古爾溝鎮(zhèn)、雜谷腦鎮(zhèn)、薛城鎮(zhèn)、桃坪鎮(zhèn))8鄉(xiāng)(夾壁鄉(xiāng)、樸頭鄉(xiāng)、甘堡鄉(xiāng)、蒲溪鄉(xiāng)、上孟鄉(xiāng)、下孟鄉(xiāng)、木卡鄉(xiāng)、通化鄉(xiāng))。共有村民委員會81個,村民小組202個,居委會7個。全縣總幅員面積為4318.36平方公里,距離省會成都200公里,距州府馬爾康190公里,2016年年末人口總數(shù)44863人,人口自然增長率1‰。縣內居民結構以藏、羌、漢為主,其中:藏族23751人,占總人口的52.9%;羌族14958人,占總人口的33.3%;漢族5872人,占總人口的13.1%;回族184人,占總人口的0.4%。農業(yè)人口33716人,耕地面積3216公頃,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633元。理縣農業(yè)資源豐富,優(yōu)勢資源主要有林、果、蔬菜、花椒、藥材等。林業(yè)用地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59.1%,活立木蓄積量2358.3萬立方米,森林覆蓋率為39.51%;經濟作物以甜櫻桃、青紅脆李、蘋果、花椒、核桃為主,兼有葡萄、桃、杏、石榴等小水果;天然牧草地160.4萬畝,有效利用面積111.8918萬畝,牧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較好。截止到2016年,理縣的生豬、牦牛及6個菌類合計8個農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,目前正積極申報理縣大白菜、萵芛、蕃茄、蘿卜、花菜、芹菜等7個蔬菜品種和2個綠色食品,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初具規(guī)模,是成都市主要秋淡季蔬菜基地之一。理縣還盛產各種天然藥材,如:蟲草、貝母、天麻、黃芪、羌活、當歸等,品質均好。水能、礦產資源可開發(fā)性較強,河流落差大,水電可開發(fā)量達120萬余千瓦,現(xiàn)已開發(fā)110萬千瓦,現(xiàn)水電總裝機73.1560萬kw;礦藏資源初步探明有銅、錫、鐵、鉛、鋅、金、銀、鋁、鈦、大理石、硅石、金鋼砂、石英石、云母、花崗巖、硫磺等。旅游資源豐富,不僅有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(tài)景觀,如:米亞羅紅葉風景區(qū)、畢棚溝自然風光、孟屯河谷原始生態(tài),還擁有體現(xiàn)古羌文化和嘉絨藏族文化的人文景觀,如桃坪羌寨、甘堡藏寨;目前集休閑、度假、療養(yǎng)、保健于一體的古爾溝國際溫泉小鎮(zhèn)一期也已對外開放,旅游發(fā)展?jié)摿薮蟆?
|